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5-11-06 10:23
激昂的非遗大鼓声阵阵奏响、儿童慈善拍卖会上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发言、亲子游戏擂台里满是欢声笑语……近日,北岸星街坊广场上一片热闹景象,“慈孝暖金秋・北岸大闸邻里节”暨“有机会”市集慈孝月共创活动在此举办。这场由北岸“自己人”——“社区主理人”精心策划打造的邻里盛会,不仅传递着慈孝温情,更联结起邻里间的深厚情谊,生动展现出北岸区域推动社区服务从“被动接收”向“内生共创”转变的基层治理新面貌。
据了解,所谓“社区主理人”,就是自带才艺的达人,他们以“服务居民、参与治理”为核心理念,凭借自身技能深耕社区公共空间,帮助居民结识新朋友、开拓新视野、掌握新技能,打造出有温度的商业空间和有活力的社区共享阵地。
这一角色的设立并非凭空设想,而是文教街道北岸区域从居民真实需求中逐步“生长”出来的有效治理实践。
北岸区域,地处商圈与社区交织共生的独特区位,拥有北岸6C联建党群服务中心、大闸未来社区、北岸琴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甬爱E家江北枢纽站、星街坊社创中心等5个党群阵地和共享空间,以及党群多功能室、商圈服务驿站、美谈小客厅、智慧健康小屋、洛奇音乐体验馆等多个功能空间。
面对以往治理模式单一、资源利用不充分等现实挑战,近年来,街道紧扣周边居民特质与阵地运转需求,通过网格摸排、定向邀约、公开招募、活动筛选等多种形式,面向青年创客、社会组织、资源商户开展“社区主理人”全城招募,依托“公益+低偿+市场”的多元运作模式,成功推动一批闲置空间“破茧重生”为服务载体,并塑造了一批具备“组织力、创新力、专业力、沟通力”的“社区主理人”IP。
例如,星街坊社创中心聚焦社群创意与创业孵化,为青年创业者、社区社会组织构建“全链条”支持,不仅提供场地免租、创业指导和资源对接等服务,还定期举办创业沙龙、点子工坊、创意市集、技能培训等活动。二层空间更以普惠价开放40个共享工位与专业会议室,配齐办公设备,大幅降低创业初期成本。
“这里不仅提供办公场地,还有很多小伙伴分享经验,让我的创业道路不再孤单。”入驻的“新媒体主理人”、青年创业者刘佳明谈及在这里的创业经历时感慨道。
为让主理人能量充分释放,北岸区域还以党建为引领,整合党群阵地与服务空间,创新性推出“空间换服务”模式,同步建立“邻里伙伴”运营机制,明确主体进入、日常运行、退出评估等全流程标准,确保服务规范高效。
在此机制推动下,主理人们各展所长:爱心律师Tina带领“梦飨糕点”团队,成功干预12名心理问题青少年;医生曾招龙开设“由医说医”项目,助力100余位老人乐享健康生活;赵晓曼的“七彩暖心坊”推动废旧物品再利用,让环保理念融入社区……
此外,“社区主理人”每月还推出不同主题的便民集市,采用“公益+市场”的运作模式,展销咖啡茶饮、社区团购、花艺培训等项目,既丰富商业街区业态,又便利周边居民,实现商业发展与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,为区域发展注入持续活力。
链接资源、协调组织、专业服务,主理人们的“硬核实力”让居民生活愈发多彩。截至目前,北岸“社区主理人”队伍已服务居民超万人次,成功打造甜蜜蜜营养加油站、美谈会客厅、“车小匠”团队、桌上冰壶社、蜜邻共富工坊、她力量共富工坊等10余个特色IP项目。
“基层藏着大量能人与治理骨干,关键是搭建好平台。”文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挖掘基层治理中的典型人物,吸纳更多居民成为基层治理的“活细胞”,聚力构建“党组织牵头、主理人承责、活服务嵌入”的立体化基层治理架构,让居民群众收获更多优质服务体验,持续擦亮北岸区域基层治理特色品牌,为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探索更多有效路径。


